新能源汽车无意识眼下的一个热门词汇。在倡导节能减排、绿色环保的大背景下,新能源汽车被看做事未来的发展方向,早在2008年之前,业内就提出了依靠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新平台,实现“弯道超车”,赶超欧美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。为了推广新能源电动车、扶持电动车企业,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,但是电动车始终处在“光鸣笛、不挂档”的尴尬境地,究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,电动车推广究竟被什么制约着?我国的电动车产业出现了什么问题?
央视揭秘电动车尴尬:续行里程短电动车汽车电动车难突破
在最近的北京车展的体验当中,电动车的续航里程,的确是让人头疼的问题,在电动车充满电的情况下,满打满算,也就只能131公里,这与普通汽油车相比,显然是逊色了许多,眼下的电池技术还有待突破的。
由八块电池组成的这一组电池就是可以满足目前电动汽车150公里的行驶距离。如果想达到目前燃油汽车300公里的行驶距离,那就需要这样两组16块电池,但是如果我们想达到美国特斯拉500公里的行驶距离,那就需要这样将近4组的电池。
记者走访了多家汽车生产企业,了解到的情况是,目前,我国大部分的电动车,都是按照这样的八块一组的电池板,续航里程在150公里左右。
全球最大汽车零部件制作商博世中国副总裁陈玉东告诉记者,单位体积下,电池的能量是差不多的,如果想车子跑的时间更长,那么目前的办法就是加电池。
而四组电池可以将续航里程提高到150公里,但是电池重量已经达到了500公斤。“如果500公斤装到汽车上,从理论上是来说 可以满足跑500公里的需求 但是实际运行中如果把500公斤的电池装在车上,它的动力系统是无法带动汽车的重量的。”
电池的增加,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电动车自身的重量。反过来,车身越重,电的消耗量也越大。这就让大多数电动车都面对着这样两难的境况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让车辆可以跑得更远,美国的电动车特斯拉,选择了用“铝”制材料来做车身,减轻车重,这样就能中和电池的重量了。
电池重量的问题刚刚解决,可是“安全性”的问题又出现了,现在大部分电动车用的都是锂电池,众所周知,锂电池存在一定危险性,电量过满,过少,都会减小电池的寿命,严重的还会发生起火、爆炸。
电动车技术寻求突破还需高端人才
在国内,大多数自主品牌电动车却都是在汽油车车身的基础上,拆掉内燃机和附件,塞上电池。然而,据相关专业人士分析:“电动车一定要以电池为中心,对整车进行从一设计,这样才能达到最优目标。”
电动车最为新兴产业,依照现有的水平会比一般的汽车成本较高除了政府的补贴,也还需要更多的相关人才寻求突破、改进和创新!